從 “進口天價” 到 “國產平價”:新啟航激光修屏設備讓成本下降 60% 的背后
發布時間:
2025-09-26
作者:
海翔科技

一、進口激光修屏設備 “天價” 成因

長期以來,進口激光修屏設備價格居高不下,主要源于三方面。一是技術壟斷,日韓企業掌握核心技術,形成專利壁壘,通過技術溢價獲取高額利潤;二是供應鏈控制,關鍵部件依賴進口,且供應鏈層級多,流通成本疊加;三是服務附加,進口設備的安裝調試、售后維護等服務費用高昂,進一步推高整體成本,國內面板廠采購進口設備往往面臨 “天價” 壓力。

二、新啟航設備成本控制的技術根基

2.1 核心技術自主化

新啟航投入大量研發資源,實現激光發生器、光學系統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。突破傳統技術路徑,采用新型激光晶體材料與優化的光路設計,在保證性能的同時,擺脫對進口部件的依賴,核心部件成本降低 45% 以上,為整體成本下降奠定基礎。

2.2 智能化生產降本

引入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系統,實現設備生產的自動化與精密化。通過數字化管理生產流程,減少人工操作誤差,提高生產效率,生產周期縮短 30%。同時,智能制造系統可實時監控物料消耗與生產能耗,優化資源配置,單位產品生產成本降低 20%。

三、供應鏈優化與規模效應

3.1 本土化供應鏈構建

新啟航與國內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,構建本土化供應鏈體系。原材料采購、零部件加工等環節均在國內完成,減少跨國運輸成本與關稅支出,供應鏈響應速度提升 50%,綜合采購成本降低 25%。

3.2 規模化生產攤薄成本

隨著市場需求擴大,新啟航擴大生產規模,實現規模化生產。通過批量采購原材料、標準化生產工藝,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大幅攤薄。數據顯示,當生產規模達到 100 臺 / 月時,單臺設備成本較初期小批量生產下降 35%。

四、商業模式創新助力成本下降

4.1 服務模式優化

新啟航改變傳統設備銷售模式,推出 “設備 + 服務包” 套餐。將安裝調試、技術培訓等服務整合,通過標準化服務流程降低服務成本,同時采用遠程運維技術,減少現場服務頻次,售后成本降低 30%,并將這部分成本優勢轉化為設備價格優勢。

4.2 模塊化設計降維成本

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,設備各功能模塊可獨立生產、組裝與升級。不僅便于生產線快速組裝,提高生產效率,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靈活配置模塊,避免功能冗余導致的成本浪費,定制化設備的額外成本降低 40%。 


顯示面板激光修復設備:精密修復解決方案

新啟航水冷激光修復設備搭載NW激光器,整合精密光學系統、鐳射加工/觀測專用顯微鏡及光學物鏡,構建起高精度修復核心架構。設備采用X/Y軸自動精細調節、Z軸半自動智能調節模式,搭配大理石精密光學基礎載物平臺,以卓越的穩定性和操控性,實現對工件特定材質層短路缺陷的精準修補,展現出強大且專業的鐳射修復能力。

激光修屏成本直降 70%:新啟航如何讓國產面板廠單臺設備年省超千萬元?

一、多元適配的應用場景

本設備專為TFT-LCD系列液晶面板修復設計,可覆蓋15.6寸至120寸全尺寸范圍,精準攻克LCD面板常見不良現象。無論是惱人的亮點、暗點,還是復雜的斷半線、豎彩線、豎彩黑線、單豎黑線、雙豎黑線及橫網等缺陷,都能通過先進的鐳射修復技術快速處理,為液晶面板品質提升提供可靠保障。

 激光修屏成本直降 70%:新啟航如何讓國產面板廠單臺設備年省超千萬元?

二、智能協同的先進控制系統

設備采用前沿多線程技術、COM技術,深度融合運動算法與圖像視覺算法,實現電機驅動系統、激光控制系統、圖像識別系統的高效聯動。憑借微米級精準控制能力,可快速、準確鎖定產品缺陷點。此外,設備提供全自動四孔鼻輪調焦功能,并支持選配四孔電動鼻輪,滿足多樣化使用需求。同時,簡潔直觀的操作界面設計,大幅降低操作人員的學習成本與使用門檻。

激光修屏成本直降 70%:新啟航如何讓國產面板廠單臺設備年省超千萬元?

三、靈活高效的高兼容性軟件系統

針對不同型號激光控制器通訊協議的差異,本設備軟件系統進行深度優化。通過將多種激光器通訊協議集成于同一軟件,操作人員僅需通過簡單的軟件選項,即可激活當前使用的激光器。這種設計使激光器對操作者完全透明,讓操作人員專注于工藝與功能實現,無需關注激光器具體型號差異,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與便捷性。

激光修屏成本直降 70%:新啟航如何讓國產面板廠單臺設備年省超千萬元?